歡迎您! 登錄 | 注冊 |
您的位置: 首頁 >> 上海質量雜志

2017.7卷首語

作者:泰 安 發(fā)布日期:2017-11-06
縮小 放大
分享到:

 連續(xù)兩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(xiàn),使得“工匠精神”成為社會流行熱詞。一時之間,“工匠精神”成了當前諸多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根源與解決之道,諸如產品質量不高、創(chuàng)新動力不足、供給結構單一、行政效率低下等都可以掛個工匠精神缺失的“罪名”。鋪天蓋地的輿論報導中,“工匠精神”存在泛指化和標簽化之虞。其中,把培養(yǎng)工匠作為弘揚工匠精神的主要甚至唯一內容是我們尤其要警惕的。

看看各地出臺的有關的文件,大多都把工匠的評選與培養(yǎng)作為發(fā)揚工匠精神的主要內容,如:評選某某地區(qū)或某某行業(yè)工匠大師。評選的對象和標準往往不明確,有時很難區(qū)分工匠和勞模,許多企業(yè)把之前評出的勞模拿來再評一次工匠。還有的由于榮譽和獎勵過度集中,反而造成工匠和原來同事之間的關系緊張。再如:成立工匠工作室,但工匠工作室的職責任務又不清晰,掛掛牌子的居多。許多工匠沒有管理經驗,工作室難以正常運作。又如:恢復師徒制,給工匠帶上十幾、幾十個徒弟,明明有些工位上滿打滿算只需要四五個人,但既然有了工匠師傅了,怎么也要配上十幾個徒弟方顯聲勢。還有:發(fā)展職業(yè)技術學校,培養(yǎng)技工。有些地方的職業(yè)技術學校由于辦學質量差,本已招不到學生,行將關閉,今天有了培養(yǎng)工匠之名,這下又被重新打了“雞血”,煥發(fā)了“青春”。

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,林林總總,不一而足。

事實上,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工匠精神的表述非常明確和全面: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,厚植工匠文化,恪盡職業(yè)操守,崇尚精益求精,完善激勵機制,培育眾多“中國工匠”,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“中國品牌”,推動中國經濟發(fā)展進入質量時代。筆者認為,“弘揚工匠精神,厚植工匠文化”是方針目標,“恪盡職業(yè)操守,崇尚精益求精”是內涵實質,“培育眾多‘中國工匠’,打造更享譽世界的‘中國品牌’”是方法路徑,“推動中國經濟發(fā)展進入質量時代”是最終結果。上述表述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,不應以偏概全,只要“工匠”,不要“精神”。

工匠精神的回歸和發(fā)展是一個社會系統(tǒng)工程,與教育培訓、輿論宣傳、收入分配、社會保障、知識產權保護等有著復雜而深刻的關聯(lián)。如果不深入了解這些關聯(lián)并針對性地綜合施策,僅僅簡單地將其理解為培養(yǎng)工匠,最后免不了“大呼隆,一陣風”,背離了初衷。


南靖县| 雷州市| 丹棱县| 哈尔滨市| 婺源县| 揭阳市| 武城县| 页游| 商洛市| 澄江县| 厦门市| 安西县| 会昌县| 丰原市| 德惠市| 通山县| 姚安县| 石柱| 萝北县| 镇平县| 贵南县| 彩票| 杨浦区| 仪征市| 彭泽县| 富裕县| 石嘴山市| 平果县| 宣汉县| 永城市| 饶河县| 拉萨市| 宝应县| 西城区| 龙里县| 黄石市| 乡宁县| 黔西县| 宜阳县| 阿拉善左旗| 林州市|